2025厦门国际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博览会

时间:2025年12月10-12日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联系电话:李海菊 13161718173

距离开展

当前位置:主页 >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 >
展会新闻

半导体射频芯片突破物联网无线通信瓶颈,宽频段适配赋能多场景互联

来源:2025厦门国际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5-09-09

半导体射频芯片突破物联网无线通信瓶颈,宽频段适配赋能多场景互联

物联网终端(如智能水表、工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对无线通信的 “低功耗、宽频段、远距离” 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射频芯片存在频段单一(如仅支持 2.4GHz)、传输距离短(≤100 米)、功耗高(待机电流≥10μA)等问题,难以满足跨场景物联网互联需求。近期,基于半导体 CMOS 工艺的多频段射频芯片,通过架构优化与能效设计,实现 “全频段覆盖、低功耗运行、远距离传输”,成为物联网终端的核心通信部件,推动物联网产业向 “全域互联、低功耗” 转型。

技术创新方面,高通推出的物联网专用射频芯片,在频段覆盖与功耗控制上实现重大突破:架构端采用 “软件定义射频(SDR)+ 多频段射频前端” 设计,SDR 技术通过可编程基带信号处理,支持 Sub-GHz(433MHz/868MHz/915MHz)、2.4GHz、5GHz 三大频段,可适配 LoRa、NB-IoT、Wi-Fi 6、蓝牙 5.3 等多种物联网通信协议,用户无需更换硬件即可切换通信模式,满足智能抄表(LoRa 远距离)、工业监测(NB-IoT 广覆盖)、智能家居(Wi-Fi / 蓝牙高速)等多场景需求。射频前端集成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率放大器(PA)”,LNA 的噪声系数低至 0.5dB,提升弱信号接收能力,使传输距离较传统芯片提升 2 倍(Sub-GHz 频段最远达 10 公里);PA 的能效比达 50%,在 10dBm 输出功率下,工作电流仅 15mA,较传统 PA 降低 40%。同时,芯片采用 “深度休眠 + 唤醒机制”,待机电流低至 0.5μA,配合能量收集技术(如太阳能、振动发电),可实现物联网终端 “免充电” 运行,续航时间突破 5 年。

应用场景中,某智慧水务公司采用该射频芯片升级智能水表后,解决了偏远地区抄表难题。过去,传统智能水表采用 2.4GHz 蓝牙通信,传输距离仅 50 米,需人工上门抄表或部署大量中继器;如今,基于 Sub-GHz 频段的射频芯片,水表可直接与 5 公里外的基站通信,实现远程抄表,抄表成功率从 85% 提升至 99.8%,每年减少人工抄表成本超 300 万元。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某汽车零部件工厂通过该芯片构建设备监测网络,车间内的温度、振动传感器采用蓝牙 5.3 协议实现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1Mbps),厂区外的物流车辆追踪设备采用 LoRa 协议实现 10 公里远距离定位,所有设备通过统一射频芯片接入云端平台,实现 “车间 - 厂区 - 物流” 全链路监测,设备故障率降低 25%,生产效率提升 15%。

随着物联网终端向 “低功耗、多模态” 发展,射频芯片正从 “单一通信” 向 “通信 + 定位” 融合拓展,未来结合超宽带(UWB)定位技术,可实现厘米级定位与无线通信一体化,为工业溯源、智能导航等场景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推动物联网产业进入 “全域感知 + 全域互联” 新阶段。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